新闻中心

PRESS CENTER

一周动态(7.4-7.9)

时间:2022-07-10  来源:  浏览次数:
       一、7月4日,省科技厅关于开展2021年度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和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科技局,各有关县(市)科技管理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规范我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以下简称中试基地)和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以下简称示范机构)运行,引导中试基地和示范机构提升服务能力,省科技厅决定开展中试基地和示范机构绩效评价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绩效评价对象
       纳入备案的中试基地和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二、评价时间范围
       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
       三、绩效评价内容
     (一)中试基地
       以定量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考核中试基地中试条件和开展中试服务情况等。
     (二)示范机构
       以定量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考核示范机构基础条件、服务业绩、规范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信誉等。
       四、申报程序
     (一)网上申报。请各单位登陆“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网址:http://jhsb.hbstd.gov.cn),在“中试基地绩效评价”或“技术转移机构绩效评价”中在线填写绩效评价报告,并按要求上传相关材料签章后的电子版(每项大小控制在50M以内),专家评审以上传的材料为准。请各单位于7月15日17:00前完成在线提交。
     (二)推荐。各科技管理部门对辖区内中试基地和示范机构填报的绩效评价内容进行在线审核推荐,签署明确的审核意见,并以正式公函的形式报送至省科技厅成果与区域处。请各科技管理部门于7月16日前完成在线审核推荐,7月17日前将推荐函报送至省科技厅。
       五、有关要求
     (一)所有纳入备案的中试基地和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均需参加绩效评价工作,连续两年不参加评价的将取消授牌。
    (二)各单位对其提交的材料真实性负责。一经查出有虚假、瞒报情况,取消其三年绩效评价资格。
    (三)评价年度内发生应急、环保部门认定的重大安全事故、重大环保事故以及对社会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应主动报告有关情况,不得隐瞒。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省科技厅成果与区域处  赵鋆冲 秦兴龙
      联系电话:027-87135349、87135326 
      技术咨询电话:027-87265789、87265608

       二、7月5日,武汉召开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专家座谈会:充分发挥科教人才优势,更好服务科技自立自强。
      7月5日上午,市政府召开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专家座谈会,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程用文出席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国家确定的发展方向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创新,加快推动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势见效,为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贡献武汉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成等13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的代表,围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出意见建议。大家表示,要发挥各自优势,服务国家战略、加强联合创新、厚植人才基础、带动产业发展,更好服务科创中心建设。程用文认真听取记录,现场交流互动。他说,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在区域创新上的重大战略布局,是创新驱动城市发展的重大机遇,希望高校院所和科技企业与武汉同心同向,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升“硬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增强制造业全球竞争力为主线,努力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
       程用文强调,要聚焦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紧扣发展定位,围绕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国家创新型城市群第一方阵、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样板、科技创新示范区等重点任务,以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为核心,汇聚培养一流科技人才,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努力实现更多原创性突破;要聚焦武汉优势特色产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关键技术产业化;要做优创新生态,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强金融等要素保障,着力打造吸引集聚人才的良好环境,充分调动高校院所、在汉央企等各方面积极性创造性,努力探索科技体制改革的武汉经验。
       程用文强调,要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各方面力量,加快构建全市域、全链条、全社会创新的工作格局。要按照国家和省部署要求,加快研究制定实施方案,以硬碰硬、实打实的工作举措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形成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的强大合力。
       副市长陈红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勇强参会。

       三、7月5日,友芝友生物获三大国资平台2亿元投资,加速双特异抗体和新冠疫苗产品临床研发。
       近日,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完成2亿元Pre-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武汉高科、湖北科投和光谷金控等三家光谷国资平台公司联合完成。这也是光谷生物城建立以来光谷国有资本对生物大健康企业的最大单笔投资,友芝友生物公司联合创始人、总经理周鹏飞博士表示,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包括双抗药物及新冠疫苗在内产品管线的临床研发,加快推进产品上市。
       ■友芝友生物
       周鹏飞博士在双抗药物的研发与生产有着20多年的研发经验及团队管理经验。目前,友芝友生物有着百人规模的国际一流研发团队及全国领先的抗体中试生产车间,博士学历员工占比超20%,公司正在研发的双抗产品已率先在我国获批该领域的临床批件并开展临床研究,此类产品有望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显著提升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命周期。
       ■恶性胸/腹水候选药物M701
       友芝友生物作为光谷本土企业,是第一批入驻光谷生物城的创新药研发企业,在光谷生物城成长和发展壮大,经过12年发展,已成为双抗领域第一梯队领军企业。
       该公司的抗体药物双特异性抗体构建技术(YBODY平台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申请核心技术专利83项,其中PCT国际专利14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2项,其中7项为美国授权专利,公司获得“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湖北省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2022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湖北省双创战略团队”等多项荣誉。2018年1月,友芝友生物完成了由石药集团领投的2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2020年12月,友芝友生物完成由同德投资领投的近2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自成立以来,友芝友生物累计投入研发资金超6亿元。
       ■由中科院武汉病毒所与友芝友生物联合开发的重组新冠病毒疫苗
     “此次对友芝友生物的投资是武汉高科集团继对禾元生物投资之后,对光谷生物医药企业的又一笔重大投资。通过本次投资,有望加速推动友芝友生物M701、Y2019新冠疫苗等产品的上市进程,实现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发挥国有资本引领作用,促进光谷生物产业不断做大做强。”武汉高科投资负责人说。

       四、7月6日,激发创新活力 湖北省科技创新服务联盟成立。
       7月6日,湖北省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在武汉正式成立。联盟在省科技厅指导下,由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牵头,联合武汉科技发展促进中心、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湖北大学等14家联盟发起单位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等7家会员组成。
       启动仪式,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作为联盟牵头发起单位,分别与襄阳、宜昌、黄石、孝感科技局等区域科技主管部门签约。
      “要以专业化科技服务支撑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常务副总经理孙文娟说。2021年,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先后入选“科创中国”产学研融通组织榜单和全球百家技术转移案例,成为全国唯一获得这两项荣誉的新型研发机构。孙文娟表示,发展科技服务业是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的客观要求,在体制机制改革释放科技供给活力的当下,要推进全链条服务助力创新技术应用,助力产业链协同互动织链成网,推动光电科技自立自强。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处处长胡兴民说,湖北是农业大省,也是农业科教大省,在农业科技创新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就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而言,湖北具有科研引领能力强劲、获得的科研成果水平较高等特点,构建了包括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等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新机制,建立了农业全产业链式科技服务新模式。但同时也存在成果转化对产业发展的示范带动力不强,科技创新要素对产业持续发展的支持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推进科技要素向乡村转移等途径来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省党代会报告指出,要激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打通“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聚集”转化链条。湖北省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将联合省内科技创新服务主体,重点面向企业、高校院所和政府部门的创新发展和创新治理需求,实施“五个一”工程:打造一个服务平台、形成一套标准规范、培养一支人才队伍、建立一个协同服务体系、开展一系列服务活动。
       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东梅表示,围绕实现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目标,湖北省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将在有效增加省内科技服务供给、促进全省科技服务质量提升、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等方面发力,助推湖北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7月6日,京东落子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将建医药研发中心配送中心。
       6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江夏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由京东投资建设的京东武汉光谷南大健康智能产业园项目,于7月5日成功完成土地摘牌,正式落户江夏区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
       据介绍,该项目由北京京东东鸿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投资,总金额20亿元,项目意向用地340亩,将建设医药研发中心、配送中心、数据结算中心、医疗康养服务中心、单体智能仓储中心等,以及办公宿舍及配套服务用房。项目投产运营后,将为当地提供约1500个就业岗位,引入中高级人才700余人,预计一、二期项目投产运营三年后,可实现年产值(营业额)40亿元,年上缴税收约1.2亿元。
       据悉,为促成项目落户,推进项目高效落地,今年来,江夏区招商局及郑店街道相关负责人前往成都洽谈,区主要领导多次召开视频工作会沟通协调。
       江夏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及业务科室先后多次赴项目意向地块,实地勘察土地情况,与企业面对面沟通,了解企业用地需求,全程服务土地供应各环节,确保项目需求与土地供应匹配,以土地要素保障推进项目快速落地。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项目方案设计、项目备案等方面,该局均已提前介入,用贴身服务和主动服务,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开工建设,确保项目尽早发挥效益。
       据介绍,京东集团是中国大型自营式电商企业,1998年6月18日注册。2016年,京东位列《财富》全球500强第366位,成为中国首家、唯一入选的互联网企业,也是中国营收规模最大的互联网企业;2021年,京东集团连续6年入选世界500强,位居中国零售及互联网行业第一、全球互联网行业第三。

       六、7月7日,北斗国际工程科技论坛暨智能应用大会在汉举行。
       擘画北斗蓝图 共谋行业未来--北斗国际工程科技论坛暨智能应用大会在汉举行。
       深邃夜空,“斗”转星移;东湖之滨,众“星”云集。7月7日,北斗行业的顶级盛会——“智能时代的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国际工程科技高端论坛暨北斗智能应用大会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21位院士、近10位欧美国家院士专家,以及行业领军企业负责人受邀与会,共同擘画北斗蓝图,谋划行业未来,推进产业发展。
      大会由中国工程院、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支持,以“北斗时空信息服务,助推数字经济发展”为主题,采取“线下现场+线上直播”形式举办,旨在紧抓北斗三号建成开通机遇,以北斗智能应用助推北斗产业和数字经济跨越式发展。
       作为东道主,湖北借大会契机充分展示北斗产业发展成果。据介绍,近年来,湖北积极布局北斗产业发展,在全国北斗大家庭中占据重要位置。2021年,我省北斗领域相关企业达730余家,北斗及关联产业产值接近500亿元,居中部第1位,北斗产业已成为我省独具优势、极富潜力的重要引领性产业。我省聚集了李德仁、刘经南、龚健雅等9个院士团队,地球空间信息领域院士数量居全国之首。
       作为一场高端学术盛会,大会将在3天会期内举行9场专业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及行业领军企业负责人,就精密定位技术与智能位置服务、泛在测绘与高精地图、下一代导航系统与低轨卫星群、自主智能导航与无人系统、北斗系统建设及产业发展、重点行业中的北斗智能应用、金融投资对接北斗产业等主题“东湖论剑”,以推进北斗规模应用的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助力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次大会亦是一次产业交流盛宴。论坛首日,卫星遥感云智慧研究院、湖北省智慧交通与智慧城市创新联合体、光谷长江北斗激光产业投资基金等3项北斗产业相关项目在汉签约,湖北省北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揭牌。
       智能时代,我们这样“参北斗”。星河漫漫,北斗指路。
       自古以来,人们以北斗星为标尺,定方向、辨四季、定时辰。现在的北斗,作为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中国科技与浩瀚宇宙的时空接力,北斗加持的智能车、智能船、智能机器人和无人机,在智慧农业、智能驾驶、桥梁监测、交通管理、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大展身手。论坛上,院士、专家、行业领军企业共同擘画出“北斗+”的现在与未来。
       为农业“植入”智慧基因
       北斗距你有多远?从物理距离来看,北斗卫星远在离地面3万多公里的高空,但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眼中,北斗就在我们身边。
     “肥料施在离地面3厘米、距秧苗3.5厘米的深度,装了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农机可以轻松完成,不但效率大幅提升,而且节省30%的肥料。”赵春江指出,随着传统农业机械向融合卫星导航定位、智能测控与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农业装备快速迭代,农事作业正变得越来越智慧。
       点点手机,就能远程指挥农机给农田喷施农药。农机自动导航系统是北斗导航技术在智能农机上的一个典型应用,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精准农业技术装备。赵春江说,通过农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人不进田就能完成喷药作业,有助于吸引更多年轻人从事农业。
     “北斗是智能时代赋予用户时空信息的新型基础设施。”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星定位系统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经南表示,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都离不开北斗。主要是因为北斗在全球和区域服务上拥有导航、通信、搜救、遥感、遥测等丰富功能,同时拥有精度高、星座全、技术特等优势。他介绍,北斗系统在2035年前还将建设成为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泛在是需求,融合是解决需求和问题的途径,智能是目标,只有智能了,人类才能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破解城市“拥堵病”
     “如果城市不堵,每个人都愿意驾车出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郭仁忠就北斗解决城市拥堵问题提出思考。
       郭仁忠说,北京、广州的人均年度交通拥堵成本已经超过万元,约占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当城市道路上的车速从每小时40公里降到10公里,能耗增加1倍,污染排放增加3倍。
     “手机地图智能导航系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拥堵。”他说,手机导航系统一般会给出最近的路线、时间最少的路线等方案,如果大家都在用导航,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大家都在绕远路。
       郭仁忠认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挑战主要在于“需求不确定、感知不到位”“信息不对称、沟通不到位”“协同难度大、互联不到位”。如,早晚高峰经常出现的“幽灵堵车”现象——没有交通事故、没有道路维修封闭、没有红绿灯,却有大批车辆刹车减速堵在一起。
       研究发现,由于技术不好或有不良驾驶习惯,如加塞、急刹、突然变道等,就会导致汽车短暂减速并引发“蝴蝶效应”——如果第一辆车短暂停留两秒钟,整条路的最后一辆车,可能需要等待半小时才能再次启动。郭仁忠调研发现,同样30秒的绿灯,日本东京可以通过60辆汽车,而北京只能通过30辆汽车,原因就在于日本要求车辆间距保持在4米以便启动加速,而中国的司机喜欢“加塞”,车头“贴”车尾,反而让大家都开不快。
     “城市固定限速也是对城市资源极大的浪费。”郭仁忠呼吁通过北斗高精地图系统,开展交通网络承载力计算,加强对末端交通环境(小区、校园、加油站、停车场出入口等)的时空特征刻画,优化红绿灯、公交车专用道资源,并对道路动态限速,为互联网预约出行创造更优条件。
       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孟立秋说,人车混杂的交通环境让无人驾驶技术推广增加了难度。目前,美国已开展城市无人驾驶专用廊道、高速无人驾驶货车专用廊道建设,持续升级完善北斗高精地图系统,有利于创造无人驾驶友好型环境,让车联网企业更好地实地训练“机器大脑”。(肖丽琼、刘天纵、关建新)
       鄂产北斗,“硬核”且“潮”。作为北斗智能应用大会的东道主,湖北展出了一批既“硬核”又“亲民”的北斗“潮科技”。
       让百万共享单车用“芯”
       芯片是信息通信产业的核心。在北斗智能应用大会展台,湖北的高端芯片“打头阵”。武汉梦芯科技有限公司展出了北斗高精度定位SoC芯片,如5×5毫米见方的“启梦MXT2708A”芯片,是40纳米工艺设计研发的高性能基带射频一体化芯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支持所有已部署的全球导航系统,具备多系统兼容、高灵敏度、抗干扰等特点。
     “我们以小型低功耗芯片集成高精度算法,能实现厘米级定位。”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其北斗芯片已应用在全国超百万辆共享单车上,通过“电子围栏”功能,实现精准停放与结算。
       湖北珞珈实验室,则展出了高精度时空基准与智能导航定位、空天科技关键芯片与核心装备、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方法与安全技术、空天信息探测与实时智能服务四大研究成果。目前,该实验室已实现自主可控的“空天地海”移动通讯用芯片、太赫兹通信核心元器件、高光谱成像芯片、导航定位芯片的设计与制造,可带动智慧城市和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
      “北斗手表”功能强大。近年来,搭载北斗技术的智能穿戴产品越来越多,北斗时空手表是备受关注的新品。
       在湖北北斗天汇科技有限公司展台,表盘印有“北斗”的石英手表很拉风。这是一款接收北斗卫星信号的多功能标准时间表,内置北斗芯片,能精准显示时间,还可以记录每日步数和心率数据。它充一次电能用两三个月。
       另一款北斗三号短报文腕表,是综合性应急保障队伍定制的可穿戴装备,具有北斗三号的定时、定位、定向和短报文(通过北斗卫星发送短信)功能,还可以测高、测速、测温、测压,并监测心率、血氧、体温等生命体征,可SOS一键求救发送精准位置、生命体征和环境温度信息,适用于各类应急救援场景。
       手机不让进校园,孩子在校情况无法得知?内置北斗芯片的“电子学生证”让家长安心。
       武汉北斗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现场展示了一款北斗高精度位置定位服务校园行为安全产品(电子学生证),学生佩戴它后,教师及学校管理者可通过校园安全管理平台划定“电子围栏”,为学生活动范围设定安全预警。在寒暑假期间,该功能可帮助家长实现对留守儿童的远程监护。
       据介绍,“电子学生证”产品还可移植到养老院场景,实时监控老人的生理和位置信息。
       无人驾驶场景越来越多
       2015年,由武汉光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光谷梦”无人驾驶汽车,就能往返武汉上海。作为国内智能网联汽车软件第一股,如今光庭公司已开发智能座舱、智能电控、智能驾驶、地图数据技术及智能网联汽车数字仿真与模拟开发等产品,成为我省智能网联汽车软件新名片。
       据介绍,该公司正联合北斗产业链企业,将无人驾驶技术向港口码头、工矿车间、物流园区等场景加速推广,并打造自主知识产权车载操作系统,引领未来汽车软件工程变革。
       2020年,我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首次全程采用国产北斗高精度定位设备进行珠峰高程测量,设备由武汉华测卫星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据该公司展台工作人员介绍,该公司已开发出P330 Pro纯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服务航空摄影测量、电力巡线、城市规划、国土调查、矿山测量、应急救灾、森林防火、生态监测、防汛抗旱等场景,实现“用精准时空信息构建智能世界”。

      七、7月7日,王忠林同出席北斗国际工程科技高端论坛院士专家座谈。
      7月7日下午,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同来汉出席北斗国际工程科技高端论坛暨北斗智能应用大会的院士专家座谈交流。
       王忠林对各位院士专家表示热烈欢迎,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力支持。他说,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稳中有进、进中向好,为北斗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湖北科技人才和创新平台优势突出,北斗产业发展已具规模,应用推广初见成效。这次北斗国际工程科技高端论坛暨北斗智能应用大会在汉召开,是我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具体行动,对加快北斗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全面应用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细化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拓展应用场景,促进北斗产业突破性发展,全力打造全国北斗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希望各位院士专家继续给予关心支持,在产业规划编制、核心技术攻关、成果本地转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方面积极献智出力,加快推动湖北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将全力优化科研条件,强化服务保障,为大家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各位院士专家对湖北北斗产业发展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吴曼青表示,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中国工程院与湖北合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更多科研成果、产业项目、领军人才在鄂落地生根,促进湖北北斗产业加快发展。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董卫民,副省长赵海山,院士专家杨长风、窦贤康、刘经南、李德仁、李建成、张祖勋、郭仁忠、任辉启、陈政清、孙和平、王明洋参加座谈。
       据了解,此次北斗国际工程科技高端论坛暨北斗智能应用大会由中国工程院、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支持。大会主题为“北斗时空信息服务,助推数字经济发展”,旨在紧抓北斗三号建成开通机遇,以北斗智能应用助推北斗产业和数字经济跨越式发展,促进工程科技领域重大方向性和前沿性问题研究。20余位两院院士、多位外国知名专家,以及众多行业领军企业负责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会议。

       八、7月7日,湖北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武汉考察时强调,“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湖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技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上不断开拓进取。
    “最快仅需43秒!”武汉光谷高新大道激光科技馆里,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邓家科指着一台白色的汽车车架,介绍这种新能源汽车车身的激光焊接技术。他们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学研用协同攻关,用15年时间研发出的这套高质高效激光加工装备及激光自动化焊接生产线,打破了国外垄断,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90%。
       华工激光的母公司是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率先攻关了光纤激光器、超快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等一批关键技术,牵头制定国内激光装备行业首个国际标准,产品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
       透视华工科技的发展,展现的正是湖北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实施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历程。湖北拥有3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0所高校、3600多家科研机构、160多万在校大学生。近年来,湖北以重点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以关键技术为切入点,以企业为主体,不断强化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将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推动高水平、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聚焦关键技术,畅通高校院所与企业对接渠道。湖北常态化组织成果转化“联百校、转千果”和“鄂来拍”“鄂来揭”等重点科技成果拍卖交易会等系列活动,科技部门开展线上线下推介、对接,把企业需求挖出来,把高校院所科研成果推出来。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对接活动10余场,展示推介科技成果3400多项,被上百家企业“认领”,累计签约超1.12亿元。
       湖北聚焦光电科学、空天科技、生物育种等优势领域,分别由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牵头,联合高新技术企业等优势力量,组建10家湖北实验室,产出三维直连量子点红外探测、线粒体酶复合体组装分子机制等一批原创成果。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近年来,湖北陆续推出“科技十条”、“新九条”、科技强省建设“1+4”等政策文件,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科技成果评价、科技人才评价等改革试点,推动“揭榜挂帅”、“赛马择优”、重大科技项目首席科学家制等一系列科技项目管理改革。
       海装风电高精轴承,是海上风电发电设备的关键零部件。2019年,湖北实施“揭榜挂帅”项目后,由十堰市高周波科工贸有限公司“出题”,科技部门张榜,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揭榜,共同开展项目技术攻关,推动设备国产化,填补了此前国内的技术空白,目前已接到1.8亿元的订单。
       穿上特制“小马甲”,吸入特制的氙气体,屏气3至5秒钟,肺部的角落清晰可见。在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周欣团队研制出的人体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装备,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助力肺病患者实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目前,该设备已在全国10余家医院开展临床研究。研究院还以知识产权作价入股,联合横店集团、上海联影等成立公司,推动装备产业化,预计市场规模超百亿元。
       改革出活力、添动力,湖北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速。2021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100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技术吸纳达1145亿元,同比增长36.84%。今年1至6月,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599.57亿元,同比增长72.58%。

       九、7月8日,省科技厅召开全省科技工作推进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加快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暨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的部署要求,加快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7月8日,省科技厅在武汉召开2022年全省科技工作推进会。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冯艳飞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正厅长级)章新平主持会议。
       会上,章新平副厅长传达了加快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暨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科技局负责人交流了上半年科技工作情况,有关处室(中心)负责人通报了科技系统“双过半”重点指标完成情况。
       冯艳飞指出,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科技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和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历次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四个面向”,以加快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引领,凝心聚力加快推进科技强省建设,科技支撑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取得标志性突破,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梳理形成10大领域22个重点方向的117项国家“卡脖子”技术和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清单,组织实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等6个科技重大专项和高新、农业、社发等领域290个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开展成果转化活动13场,推介科技成果3657项,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18家,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完成注册数量5596家,同比增长45.16%,技术合同成交额1599.57亿元,同比增长72.18%,科学技术财政支出128.34亿元,同比增长17.84%,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总数15101家,同比增长113.41%。
       冯艳飞强调,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为湖北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前进方向,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对新时期湖北发展定位的擘画设计,为湖北科技工作确定了任务目标和工作重点。全省科技系统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坚持“四个面向”,强化使命担当,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珍惜湖北科技创新发展的黄金期、机遇期,以加快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契机,聚焦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重点推进科技创新“一个工程、五项行动”,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坚实支撑,在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作出湖北贡献。一是优化科技创新总体布局,实施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标杆工程。二是打造有鲜明湖北特色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行动。三是服务打造“51020”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卡脖子”技术攻关行动。四是打造“北斗七星”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实施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行动。五是打造全国重要人才中心,实施聚天下英才兴鄂行动。六是打造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良好创新生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攻坚行动。
       冯艳飞强调,全省科技系统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突出政治引领、聚焦主责主业、深化作风建设,立标杆、作表率,建设模范部门和过硬队伍,强化建设全国科技创新高地的力量保障、组织保障,努力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省科技厅领导班子成员,一级、二级巡视员,驻厅纪检组,机关各处室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科技局主要负责同志,办公室主任参加会议。

       十、7月8日,中科院在武汉发布200余项最新科技成果。
       7月8日,“2022年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中科院生物技术专场”在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成功举办。现场,15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成功签约,签约金额超1.5亿元,3个优质项目进行了路演,来自中科院9个研究院所200余项最新科技成果发布。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袁志明在致辞中说,近年来,武汉分院围绕建设湖北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谋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重要科技平台,已经组织了23场专场推荐,促成130个中科院的成果落地湖北,发布成果1600余项。中科院武汉分院将以落实新一轮省院科技合作协议为抓手,进一步深化与武汉市的科技合作,为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的科研支撑,切实履行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光荣使命。
        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仪式上,15个中科院与武汉企业合作项目现场签约。同时,现场发布了200余项中科院9个研究院所最新科技成果。
“    这个项目打造了全新的数据驱动型合成生物学创新模式,开发了全球最大的合成生物学合成/毒素降解反应/途径数据库,以及全球领先的一站式数据驱动合成/降解途径理性设计技术系统,可帮助企业实现行业内的差异化竞争,加速合成生物学产业创新研究,从而高效完成‘设计—构建—测试’的智能化闭环研发。合成生物学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将开辟一个新的生物制造技术世界,可能引发颠覆性的产业革命。”现场,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胡黔楠研究员介绍。他带来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双驱动的合成生物制造源头创新产业化项目”与致力于生物科技源头创新技术体系驱动的分子原料绿色生物智造商武汉丽合智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签约。
       随后,3个优质项目进行了路演。其中,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带来的项目“新型高端水果-紫果猕猴桃的新品种与工程化种植体系”受到了广泛关注。紫果猕猴桃营养与医疗价值较高。目前,项目团队在该系列品种栽培管理过程中积累构建了标准化、工程化生产技术体系,通过工程化种植体系进一步提升了项目的成熟度,提高商品果率,大幅度降低灾害性气候对商业果园管理的风险,解决当前水果产业商业化的核心问题。
       本次活动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武汉市科学技术局承办,湖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发展局、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武汉中科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十一、7月9日,72个项目签约超1778亿元!“聚力新赛道 相约英雄城”2022武汉夏季经贸交流暨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举行。
       7月9日,“聚力新赛道 相约英雄城”2022武汉夏季经贸交流暨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举行。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郭元强出席活动。市委副书记、市长程用文致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立山、市政协主席杨智出席活动。
       大会现场,72个项目集中签约,涵盖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制造和服务、大健康和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文化旅游、现代金融等领域,总金额1778.45亿元,具有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集群效益显著的特点。
      8日晚,郭元强、程用文会见了出席活动的企业家代表。郭元强对企业家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向长期关心、支持、信任武汉的各位企业家表示感谢。他说,习近平总书记6月28日考察湖北武汉,就科技自立自强、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夯实城市治理基层基础等作出重要指示,体现了对湖北武汉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赋予了湖北武汉服务全国发展大局的使命责任,为新时代湖北武汉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刚刚召开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对武汉提出了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的目标定位,要求武汉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当先锋、打头阵。当前,武汉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党代会部署,牢记嘱托,担当使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大力推动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奋力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希望各位企业家继续看好武汉、投资武汉,我们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竭诚做好服务,支持企业在汉发展壮大。
       程用文在致辞中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五次考察湖北武汉,重大国家战略在汉叠加布局,武汉被赋予重要使命,发展新机遇更加凸显。武汉产业基础雄厚、创新资源富集、交通物流畅达、环境宜居宜业,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多重传统优势正转化为新的竞争发展优势,正由沿海开放的“后队”,变成新时代内陆开放的“前队”。面向“十四五”,全市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锚定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目标定位,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奋力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全力推进“三高地、两基地”建设,引领打造武汉都市圈,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当先锋、打头阵,努力创造新时代更加辉煌的业绩。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与各位企业家朋友携手并进,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董明珠,国药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于清明,华侨永亨银行(中国)董事兼首席执行官王克,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许开华作代表发言。他们表示,武汉是新时代英雄城市,作为在武汉投资兴业的企业家,将以“英雄”二字鞭策自己、激励企业,不断追求更高质量发展,与武汉共享机遇、共享未来。
       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李义龙,市领导杨玲、刘子清、陈劲超、吴朝安、刘洁、曾晟、陈新垓、陈红辉、赵峰、杨彪、党蓁,湖北银保监局一级巡视员马全平,武汉化工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青山区委书记苏霓斌参加活动。

       十二、7月9日,重磅会议:半导体先进分析解决方案研讨会。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半导体行业作为技术创新的先锋,在拉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智能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传感器、汽车、家电等各类应用对半导体需求的激增,预计未来几年内,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将迅速发展。
     “十四五”规划
       实现“十四五”规划的一个关键是加快解决关键集成电路技术方面的关键问题,包括推动计算芯片和存储芯片创新、加快关键材料研发,以及促进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IGBT) 和微机电系统 (MEMS) 等专业技术的突破。
       随着“芯荒”持续加剧,产业链投资热情持续高涨,各大厂商纷纷斥巨资进行芯片研发。
       为促进半导体行业和半导体相关研究的最新物理和电性分析技术的交流和分享,赛默飞计划于7月21日举行2022 SPARK Summit。
       SPARK Summit 简介
       本次会议将在线上和线下同时举行,全球主要半导体、微电子、功率半导体和显示器厂商、服务实验室和半导体研究人员可借此机会了解这些解决方案如何加速研发、解决复杂的分析难题并提高生产力和产量。
       会议议题包括电气故障定位、物理失效验证,以及与先进封装、化合物半导体、显示器和面板技术相关的难题及其解决方案。
       在本次会议上,您还将了解到赛默飞最新的行业领先解决方案,包括用于晶片良率控制和计量的Helios 5 PXL、用于先进半导体分析和研究的SpectraUltra、用于调试、维修和原型设计的Centrios HX电路编辑系统,以及用于非破坏性电气故障定位的Elite。
       会议日程安排
       时间:7月21日
          Segment 1: Advanced Packaging &
          Compound Semiconductor
          Segment 2:  Display & Pa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