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PRESS CENTER

一周动态(6.27-7.2)

时间:2022-07-04  来源:  浏览次数:
       一、6月27日,湖北科技报导,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调研我省科技工作,王忠林参加相关调研。
       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到我省武汉市和襄阳市的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调研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参加相关调研。
       在襄阳,王志刚先后来到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襄阳生物样本库、湖北天鼎微波科技有限公司、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察看产品展示,听取企业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情况介绍;在武汉,王志刚考察了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和武汉大学,了解科研平台建设、科技人才培养、产学研融合发展等情况,对相关单位积极对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运用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他表示,湖北科教资源丰富、创新优势突出,希望湖北以加快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优化资源共享、强化力量协同,在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扩大开放合作等领域持续用力,为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科技部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部省合作,加强沟通对接,持续优化服务,支持湖北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
       王忠林介绍了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省有关情况。他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的全力支持下,武汉正式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两个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果。湖北省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始终坚持“四个面向”,聚焦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用好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个重大平台,加快推进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区域的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高水平建设湖北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健全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打通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恳请科技部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湖北,在重大科创平台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等方面加大政策项目支持和业务指导力度,为我省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邵新宇,省领导郭元强、肖菊华、马旭明,武汉市市长程用文,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校长窦贤康参加相关调研。

       二、6月27日,中国光谷微信公众号报导,中科院武汉分院院长袁志明:科教优势不进则退,建好创新综合体,打造科创高地。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袁志明接受专访,结合院所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的研究、实践,分享他对于东湖科学城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东湖科学城应该是一个创新综合体,政府、各类型的科研机构、大学、龙头企业参与,打破不同参建主体间的壁垒,以开放、协同与合作,展开集团作战。”
      1.科教资源不进则退,东湖科学城建设应成为湖北高端创新要素的汇集地
      袁志明说,中科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湖北省、武汉市建立了长期、深度、友好的科技合作关系,2018年、2019年先后两次建议湖北建设武汉国家科创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升湖北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大家现在都看到了,已明确东湖科学城作为创建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体区、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承载区。”
    “长期以来,大家在分析科创优势的时候都说湖北、武汉科教资源丰富、优势突出。这话没错,但应该看到,现有的科教资源更多的是历史积淀。如果顺其自然下去,会继续产生一定成果,但更大的可能是逐步流失。”他说,现在各地的科技竞争如火如荼,省、市亟需以东湖科学城的建设为抓手,稳固科技优势、构建湖北科技强省“四梁八柱”。袁志明说。
       东湖科学城提出用30年左右时间,建设全球光电信息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生命健康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碳中和工程科技创新中心、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等四大世界级创新中心。
       他认为,东湖科学城所锚定的产业方向,不光在武汉市,湖北省内其他城市、园区都有类似的产业布局和规划。“东湖科学城要做什么?不是说把其他地方的资源拿过来,而是以省内三大都市圈的发展为契机开展双向交流,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积极融入科技强省建设“一盘棋”,力争成为湖北乃至长江中游城市群科研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产业孵化能力最突出的区域。
       他说,“中科院已经明确在东湖科学城核心区建设东湖科学中心等重大园区和平台,我们将把院所的新增资源和未来布局重点落地东湖科学城,助力科技要素进一步集聚。”
       2.科学城建设不是“盖房子”,建议明确优先级,成熟一批、启动一批
      袁志明说,开放协同的东湖科学城建设更有利于打造“集团军”力量,他以中科院的科创体制改革经验为例进行了说明。
    “中科院非常强调发挥建制化优势,围绕具体任务开展集团作战。经验表明,越是重要的项目,就越要探索新型协同合作机制,规模化、建制化组织科技创新力量系统性开展科技创新工作,以避免单兵作战、同质竞争和重复建设。”
       他建议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优先重点”的思路,将迫切需要落地建设的重点项目,比如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项目作为最优先事项,同时做好与国家各个层面的衔接,成熟一批、启动一批建设,以点带面,“不能像盖房子那样把科学城填满,而是围绕目标精雕细琢,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建设好武汉科技创新中心作出突出贡献。”
       袁志明在采访中强调,东湖科学城建设要注重深化国际合作,加快融入全球创新体系。
       从几年前开始,袁志明带领中科院武汉分院的同事,研究国内外部分区域创新高地和创新集群建设情况。
        他介绍,法国“竞争极”、英国伦敦“科技城”、美国区域创新中心,以及日本东京“首都圈”等创新区域,都呈现多元参与的特点。东湖科学城要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科学城,开展国际的深度交流合作必不可少。他建议东湖科学城主动谋划与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开展多层次合作,谋划国际大科学计划,共建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培养高端人才,并与国际知名创新中心、科学城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组建国际科技合作联盟。比如可以联合举办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及论坛,形成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的协同创新网络,打造并提高东湖科学城国际影响力。
      3.检验成效有三个“金标准”:定位、定标、定事
    “东湖科学城进展迅速,但在当前全球科技创新发展新形势的紧迫压力下,和国家、省、市的要求比,和市民的期盼相比,建设工作还有努力提升空间。”
      袁志明建议,东湖科学城建设要进一步明确“定位”、准确“定标”、科学“定事”。定位是指向国家对湖北科技创新的要求主动靠齐,争做承担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任务的“排头兵”,力争为国家创新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定标是指以达到国家对湖北科技创新发展的要求作为建设的根本标准,满足国家需求、达到国家要求,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定事是“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干好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能充分体现湖北特色、展现湖北担当的重点建设工作。
       袁志明说,他相信在省、市、区各级领导的坚强领导下,在院省紧密配合下,东湖科学城一定能早日建成为引领中部地区绿色崛起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发展的战略支点,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科学城。

       三、6月27日,30个!2022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发布。
       6月27日,在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闭幕式上,中国科协发布了10个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10个对工程技术创新具有关键作用的工程技术难题和10个对产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产业技术问题。30个问题难题由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宣布。
      10个前沿科学问题为:
       如何早期诊断无症状期阿尔茨海默病?
       如何实现可信可靠可解释人工智能技术路线和方案? 
       如何实现原子尺度精准制备和结构调控构建未来信息功能器件?
       新污染物治理面临何种问题和挑战?
       如何实现自动、智能、精准的化学合成?
       如何整合多组学对生物的复杂性状进行研究?
       能否实现材料表面原子尺度可控去除?
       如何全方位精准评价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及基础设施韧性?
      宇宙中的黑洞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
      制约海水提铀的关键科学问题是什么?
      10个工程技术难题为:
      如何突破我国深远海养殖设施的关键技术?
      如何实现我国煤矿超大量三废(固、液、气)低成本地质封存及生态环境协同发展?
      如何创建心源性休克的综合救治体系?
      如何实现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工程化应用?
      如何实现高精密复杂硬曲面随形电路?
      如何突破高原极复杂地质超长深埋隧道安全建造与性能保持技术难题?
      如何解决高温跨介质的热/力/化学耦合建模与表征难题?
      如何从低品位含氦天然气中提取氦气?
      如何利用遥感科技对地球健康开展有效诊断、识别与评估?
      如何实现极大口径星载天线在轨展开、组装及建造?
      10个产业技术问题为:
      如何建立细胞和基因疗法的临床转化治疗体系? 
      如何实现存算一体芯片工程化和产业化?
      碳中和背景下如何实现火电行业的低碳发展?
      如何通过标准化设计,自动化生产,机器人施工和装配式建造系统性解决建筑工业化和高能耗问题?
      如何发展自主可控的工业设计软件?
      如何利用多源数据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精准预报?
      如何采用非石油原料高效、安全地合成己二腈?
      小麦茎基腐病近年为什么会在我国小麦主产区暴发成灾,如何进行科学有效地防控?
      如何研制大型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
      如何突破满足高端应用领域需求的高品质对位芳纶国产化卡脖子技术?
      发布活动中还向推荐入选问题难题的中国化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等28个学会颁发“优秀推荐单位”牌匾。
       2022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征集发布活动,重点围绕数理化基础科学、地球科学、生态环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进材料、资源能源、农业科技、生命健康、空天科技等十大领域,征集到107家全国学会和学会联合体、8家领军企业和企业科协提交的649个问题难题,华润集团、腾讯公司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首次参与推荐,3万余名一线科技工作者和战略科学家参与推荐和研判。经过科技工作者初选、学科领域专家复选和终选预选、终选等环节,最终评选出30个重大问题难题。
       2018年以来,中国科协连续5年组织全国学会、企业科协等组织,广泛联系国内外科技组织和专家,征集评选重大科技问题难题,并在中国科协年会上发布。
       五年共征集问题难题2772个,发布160个,146个全国学会和学会联合体参与推荐,对于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好奇心和自由探索热情,引领科技创新趋势和科研攻关方向,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协也将围绕发布的问题难题进行宣传、推介和跟踪研究,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问题难题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四、6月28日,瞄准中部第一!光谷科创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6月28日上午,武汉光谷科创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谷科服”)在东湖高新区正式成立。

       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一级巡视员夏亚民,东湖高新区科创局局长钟复平,东湖高新区投促局副局长张甫东,光谷金控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朱晓寒,东湖高新区财政局(国资办)、企业服务局相关负责人,即联即用(武汉)创新公司(Plug and Play 武汉公司)代表陈玉帛,共同见证光谷科服成立。
      夏亚民希望光谷科服坚持“服务企业成长、服务产业发展”的初心,充分整合各方资源,以社会化、市场化、职业化、国际化为方向,既服务政府,又面向市场,积极响应国家及省市号召,服务武汉城市圈,服务中西部,服务“一带一路”,努力将光谷科服打造成国内知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科创服务平台。
       不久前召开的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快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进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区域的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
       当前,东湖高新区坚持以创新之手推开世界之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充分发挥“自创区、自贸区、综保区”三区联动创新优势,在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当好先锋突击队。

       五、6月28日,济南,500亿!
       济南市发布《关于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济南设计能力明显提升,材料、制造、封测技术和产能形成重大突破,产业链闭环生态基本形成;培育8-10家龙头企业,20家以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领先企业,形成500亿级产业规模,在功率器件、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聚高地和创新发展高地。
     《意见》提出五大重点任务和十大政策措施。
       一、重点任务
     (一)实施设计固链工程。发挥龙头企业和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的带动支撑作用,加大对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技术、人才、资本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跟踪培育具有核心技术的集成电路设计中小企业,壮大设计产业规模。支持设计企业强化自主创新,增加研发投入,销售自主创新产品,面向高性能集成电路、功率器件、智能传感器等领域,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企业。发挥中国算谷、中国氢谷、新能源汽车等重大产业生态项目建设带动效应,加快发展加解密芯片、国产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国产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多媒体芯片、人工智能芯片、物联网芯片等相关产品,拓展服务器、人工智能、智能终端、汽车电子等市场。
     (二)实施制造补链工程。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集成电路制造重大项目建设,深化与国家认可的集成电路主体企业的合作,推进集成电路制造产线建设,加快实现效益产能。支持功率半导体产线建设,引导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尽快形成规模制造能力。以生产线建设带动关键装备和材料配套发展,构建以集成电路制造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
     (三)实施封测强链工程。支持封测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扩大产线产能,提升功率器件和智能传感器封测规模,鼓励上下游企业与封测企业开展合作,配套完善本地产业链。积极布局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级封装技术研发和创新,引进国内外龙头封测企业,在细分领域培育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集成电路封测企业。围绕多媒体芯片、人工智能芯片和物联网芯片设计企业需求,整合技术资源,建设高端芯片封装测试基地。
     (四)实施材料延链工程。面向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航空航天等应用市场,支持企业加大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光电子材料等研发力度和产能投入,持续扩大碳化硅、铌酸锂等材料产业规模;支持加大高性能集成电路、功率器件、智能传感器等应用领域新型材料研发投入,推动高纯石墨、碳化硅单晶生长炉本地产业化,补齐半导体材料装备领域空白。
     (五)实施产业发展支撑服务工程。支持骨干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成立集成电路产业促进机构,集聚优势资源,促进产业协同创新和规模化发展。支持在人工智能、信息安全、卫星导航、新能源汽车、虚拟现实、元宇宙等重点领域开展应用试点示范。提升集成电路产业投融资服务水平,引导和支持投资机构、应用企业、集成电路企业共同出资设立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各级信用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支持企业通过融资租赁实施重大项目建设。
       二、政策措施
     (一)支持企业集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引导集成电路企业集聚发展,对在集聚区内租赁生产和研发类办公场所的重点集成电路企业给予房租补贴,前三年按照每年实际发生额的70%、50%、30%逐年给予补贴,同一企业累计补贴总额不超过500万元。
     (二)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升级。支持集成电路企业、产业联盟、专业机构、园区等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对新建且年度服务企业(收入规模不小于500万元)数量20 家以上的平台,给予不超过设备(含软件)投资额30%的一次性资金支持,最高扶持1000万元。对原有集成电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按照平台维护升级年度实际设备(含软件)投资额,给予不超过实际投资额30%的一次性资金扶持,最高扶持1000万元。各区县根据自身实际,按照一定比例给予配套支持。
     (三)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对列入市重点项目库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集成电路重点项目发生的融资费用,按照年度实际支出融资利息的50%给予贴息,年度贴息额不超过2000万元且不超过企业融资成本,贴息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四)支持购买研发工具。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购买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设计工具软件、硬件仿真加速器以及研发仪器设备(设备原值10万元以上)等研发工具,按照实际发生费用的30%给予资助,每家企业年度获得资助总额不超过300万元。对企业购买IP(知识产权)开展芯片研发,给予不超过实际支付费用30%的资助,每家企业年度获得资助总额不超过300万元。对集成电路EDA设计工具研发企业,每年给予不超过EDA实际研发费用30%的资助,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五)支持企业流片。对使用多项目晶圆(MPW)开展研发的设计企业,给予不超过多项目晶圆直接流片费用70%、年度总额不超过300万元的资助。对首次完成全掩膜工程产品流片的设计企业,给予不超过流片费用50%、年度总额不超过500万元的资助。
     (六)支持企业开展封装和测试。对完成流片后在本地开展可靠性、兼容性测试封装验证的设计企业,给予不超过实际支付费用50%的补贴,每家企业年度获得补贴总额不超过300万元。
     (七)鼓励企业实施应用推广和延伸产业链条。支持制造业企业与集成电路企业合作开发智能化产品,采购芯片或模组产品的,按年度采购额的30%给予奖励,最高奖励100万元。鼓励我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产品上市应用,在相关应用领域开展产业协同发展试点示范项目评选,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
     (八)强化人才支撑。鼓励集成电路企业与驻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职业院校等机构联合开展集成电路人才定向培养业务。深化产教融合,支持集成电路企业与高校联合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对通过省级以上认定的,按照企业建设总投入的50%给予一次性奖补,最高奖补500万元。对集成电路企业新引进的高端人才,根据引进人才梯次,按照《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济发〔2017〕16号)和《关于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发展若干政策》(济组发〔2019〕17号)有关规定给予支持。
     (九)深化产业链配套招商。大力推进集成电路实现全产业链发展,鼓励以商招商,激发本地企业延链补链强链内生动力,对我市现有集成电路企业引进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单个项目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配套企业,按照到位资金的1%给予推荐企业奖励,最高奖励100万元,分二年执行。强化集成电路企业落户保障,新落户的集成电路企业在土地厂房保障、金融支持、财政贡献奖励等方面可按规定享受相关政策。
     (十)完善投融资环境。落实《济南市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发展行动计划》有关规定,支持各类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投资我市优质集成电路企业,股权投资基金以股权投资方式投资我市非关联集成电路企业,对投资期限二年以上且投资额500万元以上的(投资多家集成电路企业的,可合并计算;有市、区县政府引导基金和财政资金参与出资的股权投资企业,按剔除政府引导基金和财政出资部分后的投资额计算),按其投资额的2%给予一次性奖励,最高奖励100万元。

       六、6月29日,赵海山强调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国企力量。
       6月29日,省属国有企业经济运行调度会召开,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研究分析省属国有企业1-5月经济运行和落实稳增长政策情况,重点调度4家企业经营发展情况,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副省长赵海山出席会议并强调,全省国资国企要深入贯彻落实好省党代会赋予湖北国资国企的新使命、新要求,努力为我省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国资国企力量。
       在听取省政府国资委和湖北联投集团、长江产业集团、湖北文旅集团、湖北农发集团等4户企业情况汇报后,赵海山表示,各单位直面困难挑战,主动加压奋进,保持了经济稳定运行,取得了一定成效,要再接再厉,加大力度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
       赵海山强调,要正视问题,找准短板弱项,解决好改革重组后的遗留问题,让企业轻装上阵加快发展;要加快扩大有效投资,抢抓基础设施建设重要窗口期,加快谋划一批打基础、补短板、利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要全力抢抓政策机遇,积极向上做好汇报争取工作,力争用足用好用活各项政策措施。

       七、6月29日,华为系,重磅半导体IPO!国内唯一!
       芯榜消息:6月29日,上交所正式受理了裕太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裕太微)科创板上市申请。
       裕太微电子专注于高速有线通信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报告期内,公司的营业收入为 132.62 万元、1,295.08 万元及 25,408.61 万元,芯片产品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67.71%、93.08%及 98.07%。公司目前主要销售产品集中在百兆和千兆的产品,车规级芯片仍处于市场开拓期。裕太微电子本次募集资金合计 13亿元,车载以太网芯片开发与产业化项目将在四年内建设完成,网通以太网芯片开发与产业化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均将在五年内建设完成。
       华为哈勃!第一大外部股东!
       持有发行人 5%以上股份或表决权的主要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基本情况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持有裕太微电子 5%以上股份或表决权的主要股东为史清、瑞启通、欧阳宇飞、哈勃科技、李海华及唐晓峰,分别直接持有本公司16.55%、13.52%、12.24%、9.29%、8.28%及 7.03%的股权。实际控制人为欧阳宇飞和史清。
       为加强实际控制人的控制力,欧阳宇飞、史清、瑞启通与唐晓峰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各方就公司的重大事项在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召集、提案、议事、表决过程均保持一致。公司重大事项经协商无法达成一致的,各方同意以欧阳宇飞意见为准。各方一致行动期限至公司完成合格上市或被整体收购之日起三年。
       因苏州瑞启通系发行人持股平台,华为哈勃为第一大机构投资者。
       据企查查数据,三年多时间,华为哈勃共投68个项目。华为哈勃投资的企业里,半导体相关的有38家,涉及芯片设计、EDA、测试、封装、材料和设备各环节。
       其中,已上市企业有7个,分别为天岳先进、思瑞浦、东芯股份、灿勤科技、炬光科技、东微半导、长光华芯,几乎清一色都是芯片半导体企业。
       6月16日,从事半导体测试的中科飞测,科创板IPO成功过会;两周前,美芯晟科技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6月的第一天,矽电半导体也在创业板提交了招股书。
       国内唯一!自主知识产权以太网PHY芯片
       裕太微专注于高速有线通信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坚持“市场导向、技术驱动”的发展战略,以实现通信芯片产品的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国产化为目标,以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作为市场切入点,不断推出系列芯片产品,是中国大陆极少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实现大规模销售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供应商。
       公司自主研发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是数据通讯中有线传输的重要基础芯片之一,全球拥有突出研发实力和规模化运营能力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供应商主要集中在境外,美国博通、美满电子和中国台湾瑞昱三家国际巨头呈现高度集中的市场竞争格局。

       八、6月30日,习近平在湖北武汉考察: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月28日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时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6月28日下午,习近平在湖北省委书记王蒙徽、省长王忠林陪同下,深入武汉的企业、社区调研。

        习近平首先来到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考察。在企业研发综合大楼,习近平听取湖北省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及核心技术攻关情况介绍,仔细察看芯片产业创新成果展示。习近平指出,光电子信息产业是应用广泛的战略高技术产业,也是我国有条件率先实现突破的高技术产业。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独树一帜。要加强技术研发攻关,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断延伸创新链、完善产业链,为推动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随着我国发展壮大,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刻不容缓,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踔厉奋发、奋起直追,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习近平先后走进企业激光科技馆、半导体面板激光智能装备生产车间,察看激光技术产业应用展品。习近平强调,高端制造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国产化替代率,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在车间大楼前,习近平同企业职工亲切交流。习近平指出,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还有不少短板,一些产业的基础还不是很牢固,进一步发展必须靠创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创新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果我们每一座城市、每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每一家科技企业、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能围绕国家确定的发展方向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创新,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目标。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承担起这一光荣使命。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看到这里聚集了不少精英人才,大家都很年轻,充满活力,我感到很高兴。党中央十分关心科技人才成长,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尽可能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和工作生活环境,让科技工作者为祖国和人民作贡献。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取得更大成绩。


 

        九、6月30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科技创新创业—“科创中国”体医融合健康产业科技服务团工作启动会在京召开。
       6月30日,“科创中国”体医融合健康产业科技服务团工作启动会暨职场人士主动健康科学运动新模式宣介会在京召开。会议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主办,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体育医学分会、联想集团承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南开区科学技术协会、首都体育学院、北京海淀医院、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协同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为会议提供专家技术支持。
       本次会议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科技创新创业”为主题,聚焦“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区)北京市中关村软件园入驻企业联想集团需求,邀请专家从体育科学技术和临床医疗技术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构建高质量的产学研健康服务整合模式,帮助企业打造智慧健康监测设备,推动慢病管理服务平台市场转化。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传播中心成果转化处处长、科创中国京津冀吉挂点工作组成员杜新峰,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二级巡视员兼秘书长张玉山,天津市南开区科学技术协会书记李梓,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宏,中关村软件园总经理张金辉,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方案服务业务群总经理戴炜,中关村协同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产业总经理王建华等领导出席启动会并致辞。
       宣介会上,“科创中国”体医融合健康产业科技服务团(以下简称“体医融合科技服务团”)项目专家、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体育医学分会秘书长范玉婵对服务团工作模式进行了介绍。范玉婵秘书长表示,服务团专家将深入试点城市(园区),开展走访、座谈、研讨等活动,理清企业实际需求,以体育科学技术和临床医疗技术的融合为基础,与“科创中国”平台建立紧密对接机制,精准匹配联想集团健康管理服务平台与落地实施,打通产品到经济转化的重要通道。
       体医融合科技服务团团长、首都体育学院体医融合创新中心主任郭建军进行了题为“职场白领科学运动素养通识”的线上报告。郭建军主任在报告中提到,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意识到体育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提升职场人士主动健康的素养,实现个性化的科学运动是当今职场运动行为管理势在必行的趋势,而推行职场人士主动健康科学运动新模式正是体医融合科技服务团重点工作之一。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于2020年加入“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在近三年的工作实践中,服务团积极响应中国科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科技创新创业”的号召,动员组织广大体育和医学科技工作者,构建体医融合服务全民健康这一新产业模式,以促进技术转移转化为重点,围绕健康产业科技与经济转化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商业化运营道路,助力创新大健康产业建设,发挥全民科学健康运动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十、7月1日,中国科学院表彰30支“科技创新先锋团队”。
       为激励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发挥好“两个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的示范带动作用,中国科学院近日组织开展“科技创新先锋团队”评选,表彰30支在科技攻关任务中带头践行科学家精神、充分发挥“两个作用”、科技创新成效显著的科技创新团队。
       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抗击新冠科技攻关团队: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抗击新冠科技攻关团队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党员群众全力以赴开展科技攻关,以实际行动践行作为“国家队”“国家人”,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的使命和担当,短时间内在病毒鉴定、药物筛选、疫苗研发以及应急检测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我国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2021年以来,团队建立的新冠病毒小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已支撑20多款疫苗和抗体评价;与国药中生集团合作研制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于2021年2月获批附条件上市;在实验室关键防护设备的国产化研究方面实现突破;保持武汉P4实验室安全、高效运行,在新冠科技攻关及国家生物安全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团队共有成员40人,其中党员占比达到70%。团队先后获得中科院先进集体、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2021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实验室党支部荣获中科院先进基层党组织,团队负责人袁志明荣获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光电技术研究所-姜文汉大望远镜突击队大口径光电成像望远镜位于祖国的西陲边疆。为完成大口径光电成像望远镜攻关项目,光电所组织成立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姜文汉冠名的姜文汉大望远镜突击队,驻守在海拔4500米外场进行试验。
       在零下35℃的极低温作业环境下,突击队队员面临着心理和生理的双重考验。突击队党支部书记魏凯患有心肌肥大伴心动过速疾病,但为了项目顺利推进,他坚持带药上高原,多次戴着氧气瓶坐着睡觉。党支部副书记张程主动请缨,带领第一批队员冲上海拔4500米的高原,和队员一起在零下35℃的严寒天气下顶着七八级大风抢时间、赶进度。1997年出生的年轻小伙儿鲜鹏程在装调途中鼻子出血不止,在车程两个多小时的县医院用止血材料紧急处理后,坚持把系统电缆阶段性布置完毕,才回成都进行手术。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望远镜团队突破多校正器级联校正技术,将望远镜对大气视宁度要求降低1倍。队员们连续高原作业近200天,建成了大口径光电成像望远镜,图像分辨率接近望远镜衍射极限,清晰成像能力进入世界领先行列。

       十一、6月30日,当先锋打头阵,东湖科学城核心区建设初具形象。
       6月30日,湖北东湖科学城核心区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在超算中心项目现场,建设者们顶着炎炎烈日和酷暑高温,刚刚完成第一层集装箱吊装,正在抓紧主体钢结构等工程施工。三个月后,这里将建成投用,与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形成合力,以“双中心”构建起武汉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算力底座,推动湖北数字经济发展迈向新高度。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作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推进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区域的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  
       当先锋打头阵,担使命勇拼搏,坚决把殷殷嘱托和战略部署变成武汉的生动实践。光谷30多年高质量发展,其成功的基因密码和制胜关键正在于科技创新,东湖科学城作为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正呈现出一幅如火如荼的生动建设画卷。在湖北东湖科学城前线指挥部的坚强领导下,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科投集团)的党员干部发扬敢闯敢试的“铁棚”精神,攻坚克难突破一个个难点,将一项项顶层设计、重点部署变成一个个落地生根的实施项目。
       2022年度,东湖科学城核心区建设共有169项重点工作,上半年任务量占六成。目前,核心区科技设施、创新产业、功能配套项目建设齐头并进,已初具形象,截至6月30日,东湖科学城核心区十字轴交通已提前成形,超算中心、科创中心等一批科技产业项目如期开工建设……东湖科学城核心区建设挂图作战跑出加速度,助力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面向全球原始创新策源,加速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 跨市“硬联通”,一纵一横两大主动脉提前贯通
       6月27日,高新六路(环岛北路-未来二路),施工车辆正在路面来回穿梭,目前,道路双向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成。高新六路西接江夏豹澥,东连鄂州红莲湖,是湖北东湖科学城核心区(东西向)主动脉之一,也是光谷科创大走廊跨城交通重点工程。
湖北科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秦军介绍,自去年5月登岛以来,湖北科投集团以党建为引领,坚定履行国企责任担当,全体员工以艰苦奋斗、只争朝夕的精神和干劲,以项目为家扎根一线,投身东湖科学城建设,在荒烟蔓草中启动各项目建设,目前核心区“一纵两横一环”骨干路网持续加速建设,湖北科投集团和中建三局的建设者每天采取“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施工,确保工程进度。  
       截至6月底,岛内基础设施加快成网:高新七路东段已完成土路床贯通,西段水稳摊铺结构贯通;环岛路西半环实现水稳结构贯通,东半环土路床基本贯通。此外,11条新建道路目前正在加紧进行拆迁和清表,将与泵站、管廊和明渠一起在下半年全面启动建设。  
       今年一季度,东湖科学城核心区首条主动脉未来一路比原计划提前18天实现混凝土路面贯通,目前正在进行绿化施工。“一纵一横”两条主动脉的贯通,标志着东湖科学城核心区骨干路网十字轴交通已提前成形,为大科学装置、产业园区等大规模建设奠定基础。同时,作为东湖科学城核心区贯通的首条跨市通道,高新六路的贯通实现了武汉与鄂州的“硬联通”,将推动两地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加速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  
       ■ 啃下“硬骨头”,500KV和环城高压天然气迁改扎实推进
       基建全面铺开,项目加速落位。东湖科学城核心区500KV和环城高压天然气迁改项目属于高危特种行业,审批流程长,安全及技术要求高,涉及诸多方面,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项目。
       为了安全高效实施该项目,湖北科投集团在东湖高新区管委会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安全为原则,精心制定施工方案,强化一系列保障措施,扎实推进500KV和环城高压天然气迁改。  
       据介绍,该项目涉及周边居民区和大型企业用户、电力公司、天然气公司等较多单位,道路、管线十分复杂。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该公司与设计院和施工单位等形成强有力联合团队,充分沟通协调各方需求,在确保安全以及不影响生产和生活的前提下,制定多套应急预案,完善报批报审手续,克服高温挑战,已取得阶段性突破,预计下月将完成迁改。  
        ■ 科技强支撑,“双中心”构建武汉科技创新算力底座
        在骨干路网及迁改项目加速实施的同时,东湖科学城核心区科学装置、创新产业及功能配套项目建设也在紧锣密鼓推进。6月30日上午,超算中心项目现场,建设者刚刚完成第一层集装箱吊装,正在抓紧进行主体钢结构等工程施工。 
        武汉超算中心项目是省级重大专项,建设内容包括50PHPC算力系统和总体200P的机房基础设施,项目由湖北科投集团和武汉产投集团联合投资,总投资额约10亿元。  
       作为东湖科学城核心区光谷科学岛起步区引爆项目,超算中心整个大楼外立面将采用全玻璃幕墙,科技感强、时尚炫酷,其正面幕墙上还将配置一面面积达520平方米的LED透明屏,将成为武汉最大的户外电子大屏,大楼将打造成光谷科学岛起步区地标式建筑。
       超算中心建设采用预制化模块绿色装配式建筑,建设周期比普通土建至少节省3至4个月。6月20日,超算中心启动首批7个预制化模块箱体吊装,三层共61个箱体将于7月中旬全部吊装完成,9月30日前建成投用,一期算力达到50P,相当于10万台高性能计算机同时运行的计算能力。  
       据介绍,武汉超算中心定位于全国首个统筹科研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超算高质量发展示范高地,与毗邻的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形成合力,共同打造多样化算力集群,在技术先进性与服务便利性方面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
        ■ 资源加速汇聚,聚力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
       位于韩杨路以东、科技四路以北的科创中心也已启动建设,目前正在加紧施工。在项目加速落位高速建设的背后,建设资金的保障也十分重要。6月9日,湖北科投集团受邀参加工商银行总行“百大项目万亿融资促投资稳增长”签约仪式,双方签订科学岛项目框架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作为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将统筹规划光谷科学岛片区开发项目贷款申报、审批等工作,共同推动东湖科学城核心区建设的全周期金融合作。
       6月25日,湖北省召开加快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暨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会上传达了国家布局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有关意见。会上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意见》提出,湖北将加快建设东湖科学城,打造全国原始创新策源新高地;高标准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打造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湖北科投集团将按照“续建一批、新建一批、谋划一批”的方式积极组织推动项目策划与建设,促进湖北东湖科学城建设早见成效、早出形象,聚力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光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