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PRESS CENTER

一周动态(7.18-7.22)

时间:2022-07-24  来源:  浏览次数:

  一、7月18日,投资百亿助力科创大走廊建设,黄石科技城开园。
  湖北科技报导,武汉光谷科创大走廊黄石功能区重要平台黄石科技城开园,现场签约11个项目,总投资53.05亿元。陆特能源、力石科技等6家企业喜领入驻钥匙。
  黄石科技城位于大冶湖生态新区核心区,占地1700亩,建筑规模146万平方米,总投资100亿元,分三期建设。全部建成后,将成为中部地区有影响力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科技型企业总部、科技金融中心、人才创新配套服务中心和综合性服务创新中心。
  黄石科技城一期项目科创中心已建成投用,建有科创大厦、创新大厦、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等。二期建设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包括企业研发大楼、大数据中心、新型科研厂房。三期将与武汉高科合作,主要围绕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新材料等产业,对接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区域的光谷科创大走廊,承接产业和智力资源。
  “研发在武汉,生产在黄石;孵化在武汉,加速在黄石”。目前,黄石科技城储备企业35家。湖北蓝图生物、智联科兴等企业正在装修;麦迪领科、东智科技等一批科技企业在履行基金投资程序后正式入驻。

  二、7月18日,张勇强调研佛祖岭街道:强化科技赋能,擦亮文化品牌,打造社区治理标杆。
  7月18日,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勇强调研佛祖岭街道,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要求街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强化科技赋能,挖掘本土文化,形成特色经验,在建设超大城市社会治理先行区中树立标杆,做出更大贡献。
  调研组一行先后走访黄龙山社区服务中心和佛祖岭街道研判大厅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一一回应问题需求。

  黄龙山社区成立于2018年,共6643户约2万人。社区组建了一支专业社工队伍,培育了一批高质社团组织,打造了一个品牌志愿服务队,探索创新治理工作方法。“七彩图钉”墙等工具帮助网格员高效服务居民;《鹤从云间来》、《黄龙山赋》、《黄龙山居图》等文化作品,剪纸、汉绣等活动,不断提升居民归属感、幸福感。
  佛祖岭街与中国信科、清华大学联手建设了“智慧大脑”运管平台,涵盖平安建设、疫情防控、民生服务、城市治理等板块,打造“云在算、数在联、人在干”的基层治理格局,服务全街50万人口。当前正立足挖掘管时敏、谭鑫培、许保民等历史人物, 打造文化品牌;盘活现有资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探索街区物业管理服务参与城市管理的新模式。
  张勇强指出,当前,东湖高新区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奋力打造超大城市社会治理先行区。佛祖岭街文化底蕴、产业经济、社区治理基础较好,要加强探索,向科技要能量,不断提升智能治理的覆盖广度和深度,形成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要充分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打造载体空间,擦亮文化品牌;要科学规划、有效实施,发展好具有特色的村集体经济项目;要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管委会相关部门、园区要主动对接,做好服务支撑。
  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钱德平参加调研。

  三、7月18日,光谷实验室成功举办“光电芯片、器件与集成”论坛。
  近期,光谷实验室第二期光谷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大楼成功举办,参会人员围绕“光电芯片、器件与集成”等方向进行了深入研讨。

  崔铁军院士、罗毅院士和祝世宁院士分别介绍了信息超表面、光波技术、铌酸锂晶体薄膜的最新研究进展。来自光迅科技、华工正源及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的多位专家学者也交流了光电芯片、硅光通讯领域的最新成果。华中科技大学张宇教授详细介绍了基于多层硅的波长级高密度三维光互连以及基于超快激光直写的厘米级三维光波导技术进展,李培宁教授介绍了新型红外纳米光子学器件的最新研究进展,谭旻研究员从概念、挑战及进展等方面介绍了回路级光电融合集成技术的发展情况。论坛由光谷实验室领军科学家王健教授主持,活动全程同步直播,万余名观众在直播间与专家们“隔空”探讨。
  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28日考察武汉光谷时指出,光电子信息产业是应用广泛的战略高技术产业,也是我国有条件率先实现突破的高技术产业。光谷实验室依托华中科技大学及共建单位成立,瞄准“光电融合芯片与微系统”“大功率激光器与装备”等重大任务,通过新型举国体制进行有组织的科研,力争在光电子信息领域实现新突破。
  此次论坛活动的圆满举办将促进高校与行业龙头企业的交流与互动。今后,光谷实验室将继续整合各方创新资源,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力争产出标志性成果,为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7月19日,湖北省科技厅启动科技创新助企纾困专项。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稳增长和助企纾困的相关工作部署,湖北省科技厅启动2022年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创新助企纾困专项,面向现有省内注册、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采取竞争择优遴选的方式,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经费8000万元,支持项目160项,额度为50万元/项,企业自筹或地方配套不低于1:1。
  此次科技创新助企纾困专项实施原则为以下三点。一是聚焦重点。结合建设“三高地、两基地”的战略定位,围绕新兴产业培育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部署,突破技术瓶颈制约,形成技术持续供给能力,支撑经济产业做大做强做优。二是企业主体。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平台建设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以项目为牵引,持续推动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进一步强化对全省和行业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是省市联动。聚焦“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推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聚焦地方主导产业,遴选出一批技术先进、产业化前景好,能提升实体经济竞争力和创新力的项目。
  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助企纾困项目,支持一批覆盖湖北省重点行业,特别是短期内能见到实效、对稳经济有直接带动作用的技术研发项目,帮助一批优秀高新技术企业克服短期困难,促进经济行稳致远,为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五、7月19日,武汉市市新认定16个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近日,市科技局、市卫生健康委联合组织的2022年度武汉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认定工作顺利完成。“武汉市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16个中心被认定为武汉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我市重要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科技创新基地,主要依托医疗机构,开展疾病诊疗技术研究、医研企协同创新、临床成果转化推广、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等工作。本次认定确定有8个申报领域,通过自愿申报、专家评审、实地考察和结果公示等程序,从38个申报项目中择优认定了其中16个为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其中,有5个中心依托协和医院、同济医院、省人民医院、中南医院等省属医院建设,有11个中心依托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儿童医院等市属医院建设,相关依托单位均在申报领域内具有临床特色和优势。

  我市目前有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依托于同济医院),71个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78个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包括本次认定的16个)。下一步,市科技局将指导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加强对中心的管理和服务,通过梯度培育,挖掘具有争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潜力的“种子选手”,为“健康武汉”建设和人民生命健康提供科技支撑。

  六、7月20日,郭元强到光谷调研留创园、武创院,宣讲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党代会精神。
  7月20日,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郭元强前往人才引进、服务机构,宣讲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调研全市人才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一丝不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党代会部署,坚持“四个面向”,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高水平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奋力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武汉人才集团是去年正式成立的市属国企,主要开展高端人才招引、人才公共服务等工作。郭元强来到这里,听取全市人才工作情况汇报,了解武汉人才集团运行情况。
  他强调,”要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打造全国人才高地,大力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大力建设战略人才力量,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真正把“第一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
  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立更加科学的人才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切实用好用活各类人才。
  要优化人才政策体系,进一步增强人才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吸引力。
  要持续推进“学子留汉”工程,抓好大学生安居落户等政策落实,着力营造人才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
  要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健全党管人才工作体系,加强统筹谋划,加大人才发展投入,合力抓好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实。
  武汉留学生创业园是一家主要为留学海外的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提供全程孵化服务的专业机构。郭元强走进创业园,听取东湖高新区人才工作汇报,与人才团队交流,了解海内外人才创业、就业服务落实情况。
  他强调,”要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进一步拓宽引才渠道、创新引才方式,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汇聚武汉,助力武汉高质量发展。
  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是我市重点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郭元强来到这里,详细了解武创院吸引和集聚人才,推动人才与资本、市场对接情况。
  他强调,”要着力做好人才使用工作,充分发挥武创院等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的作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为人才施展才华搭建舞台、提供更多“应用场景”。
  要完善人才创新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拓宽融资渠道,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撑。
  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理顺和完善机制,推动武创院加快发展,努力在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发挥更大作用。
  市领导王永辉、刘洁、曾晟参加调研。
  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钱德平参加有关活动。

  七、7月20日,武汉市提出2025年建成全国北斗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
  7月20日,武汉发布《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北斗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将我市打造成为全国北斗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形成北斗产业融合发展集群;未来要培育和引进北斗产业领域企业1000家,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长江日报记者观察到,相较武汉出台的首个北斗政策《武汉市北斗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意见》不仅提出了武汉冲击千亿元产业的更高目标,还明确提出了“两基地四园区”的发展空间布局,并不断拓展北斗应用场景。如首次提出推广北斗在大众消费领域的应用,还首次提出要“加快培育北斗全产业链”、引进和培育终端产品制造、终端测试检验中心等相关企业,加快补齐中游产业链、全面延伸下游产业链等。目前,北斗产业已成为武汉独具优势、极富潜力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2021年,全省北斗及关联产业产值约500亿元。
  根据《意见》,为加快推进武汉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武汉将聚焦泛在高精度定位、广域精密授时、数字孪生地图、地理时空智能等前沿领域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并依托武汉国家现代服务业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和武汉大学科技园、光谷软件园、未来科技城、武汉经开区(汉南区)通用航空以及卫星产业园“两基地四园区”,同时,鼓励有关区依托武汉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建设环大学创新经济带,加快构建完善北斗产业布局。
  同时,武汉将在经济发展、城市治理、民生保障、大众消费等领域实现北斗应用的融合创新,形成一批“看得见、用得好”的北斗应用服务样板。如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武汉将积极推进北斗高精度软件、硬件以及服务产品进入汽车前装和车路协同路侧设施;在城市电网领域,推动利用北斗授时技术,实现对电力设施精细化管理;在大众消费领域,引导北斗系统在智能手机、服务(特种)机器人、穿戴式设备等个人消费领域的大众应用等。
  《意见》明确,为壮大产业规模,武汉将给予各项政策支持。如支持北斗企业牵头建设创新平台,对新获批建设的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给予1000万元支持;鼓励企业开展北斗细分领域产品开发和市场化应用,建设北斗核心产品和关键零部件生产线;按照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20%给予资助,最高支持500万元;对北斗领域龙头企业将总部迁入我市或者在我市设立区域总部的,按照现有总部政策给予支持,对其将北斗业务分支或者所投资的北斗领域重点企业在我市发展的,根据项目发展需要,在产业用地、人才保障、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个性化政策支持;对围绕我市北斗产业制定国际标准且取得显著成效的,给予支持。

  八、7月21日,王忠林调研省属国企改革发展:促进做强做优做大。
  7月21日上午,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在调研省属国企改革发展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重要指示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深化省属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做强做优做大,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当先锋、打头阵。

  王忠林来到湖北铁路集团,听取企业改革发展及铁路项目建设情况介绍,要求加快推进“十四五”高速铁路项目建设,创新投融资模式,提高投资运营质效。在湖北交投集团,王忠林观看重大项目展示,察看企业指挥调度中心,询问生产经营情况,勉励企业锚定中国企业500强目标,加快发展壮大。
  今年上半年,我省省属企业实现营收1324.17亿元,同比增长35.7%,增速居全国第一;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2.75亿元,增长26%,增速居全国前五。听取省国资委和有关省属国企工作情况汇报后,王忠林对省属国资国企改革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改革是激发国资国企活力的关键一招,要保持定力、持续加力,以培育核心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切实推动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加强企业内部业务重组、管理和运营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市场化的人才选聘、薪酬激励机制和投资决策、市场营销、营运管理模式,加快实现从“物理整合”向“化学反应”转变。
  王忠林强调,要深耕细作、提能增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保持定力、心无旁骛发展主业,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坚决做强主业,提升拓展主业潜力,增强企业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要主动作为、奋楫先行,在稳增长上当先锋、打头阵,发挥国企主力军作用,为抓项目扩投资、提振消费市场等提供支撑;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当先锋、打头阵,当好重点产业链“链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在强化基础支撑上当先锋、打头阵,加快项目谋划实施,推动铁水公空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在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上当先锋、打头阵,深化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助力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在民生保障上当先锋、打头阵,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全力服务稳岗就业。
  王忠林要求,国企负责人要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着力提高市场化运营管理、改革创新、开放发展和防范应对风险的能力,引领企业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相关部门要同心同向、合力共为,积极对上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强化土地、金融、税收等服务保障,帮助解决困难问题,切实为省属国企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九、7月21日,湖北省属国企改革见成效 上半年营收增速位居全国第一。
  7月21日获悉,今年上半年,省属国企发展速度领跑全国省级监管企业,实现营收1324.17亿元,同比增长35.69%,增速位居全国第一;完成固投332.75亿元,同比增长26.04%,位居全国前五;研发经费投入8.18亿元,为全年目标的2.34倍;实现利润总额51.82亿元,占全年目标的43.20%。
  奋力推进改革落地。通过改革,我省将28户省属一级企业整合为10户,基本做到“一主业一主体”,涉及的77项资产权属变更任务已全部完成。新挂牌企业加快推进内部整合融合,新组织架构有序运转,实现了改革“零震荡”。全力以赴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截至6月末,纳入国务院国资委评估范围的11户省属企业任务完成率达97.65%,17个市州总体完成率为97.33%。高效系统修订完善国资监管制度,按照“管好资本、放活企业、不干预经营”原则,完成《省属企业主业和投资管理办法》《省属企业外部董事管理办法》等15个配套文件的印发和起草工作。
  抢抓机遇谋发展。快速对接国家稳增长一揽子政策,主动推动债务置换,通过低利率置换高利率、长期贷款置换短期贷款,省属企业预计今年可节约财务费用9.07亿元。同时,聚焦主责主业,积极稳慎开展战略并购,借力资本市场裂变发展,在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当先锋、打头阵。
  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上半年,新开工随信高速、天河机场第三跑道等一批重大项目,黄黄高铁、郑渝高铁湖北段开通运营,鄂州花湖机场正式投运,新谋划项目投资总额5888.69亿元。
  高起点推进动能转换。长江产业集团、交投集团、农发集团分别参与共建江夏实验室、隆中实验室、洪山实验室;宏泰集团加快中碳登组建和碳清算所筹建,新设百亿级碳达峰基金;长江产业集团新设诺德铜箔专项基金、光谷科创基金、长飞科创等4只基金,基金规模达46.61亿元。
  服务中小企业稳增长。上半年,省属企业为3756户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减免房租1.49亿元,累计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超10万个。其中,交投集团减免各类通行费9.98亿元;宏泰集团旗下省再担公司新增再担保金额268.74亿元,同比增长125%;省农担公司新增担保金额60亿元,同比增长39.49%。
  相关阅读:
  打响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发令枪
  ——我省全力做好省属国企改革下半篇“文章”
  上半年,省属国有企业“拼”字当头、克难奋进,实现营收1324.17亿元,同比增长35.69%,增速位居全国第一,交出了满意的“期中答卷”。
  “答卷”是如何完成的?接下来又如何做好改革的下半篇“文章”?
  主要指标“双过半”
  2021年12月6日,我省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正式拉开帷幕。
  截至目前,省委省政府已出台了湖北交投集团、湖北联投集团、湖北文旅集团、湖北铁路集团、湖北农发集团、长江产业集团、湖北宏泰集团、湖北机场集团、湖北港口集团、中南建筑设计院等10户企业改革实施方案。
  除省属文化企业外,省政府国资委负责日常监管的28户一级企业已整合为目前的10户,基本上做到了“一主业一主体”。
  自改革以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位谋划、亲力推动,坚持每月调度,研究解决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重难点问题,改革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过程“疾风骤雨”,结果“风和日丽”。
  湖北交投集团推进省交规院、中勘院业务整合,实现交通基础设施与交通关联产业“两规合一”,全力打造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全生命周期运营商;长江产业集团将224家三、四级子公司按照主业分类全部归口17家二级子公司名下,设立400亿元的长江产业投资母基金和100亿元长江创业投资母基金,并完成2家基金公司总经理全球招聘。
  数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18日,10户改革重组挂牌企业共77项资产权属变更任务全部完成,企业整体发展质效高于省属企业平均水平。上半年,省属企业主要经营指标基本实现“双过半”,实现营收1324.17亿元,同比增长35.69%,增速位居全国省级监管企业第一位;固投同比增长26.04%,位居全国省级监管企业前5位;实现利润跑赢全国省级监管企业平均水平。
  10户企业中,湖北联投集团、港口集团、农发集团、中南建院等企业营收和利润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湖北交投集团、联投集团今年将闯入中国企业500强。
  勇当发展先行军
  不凡成绩的背后,是省属国企的担当与作为。
  今年5月,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建设的我省首条智慧高速公路通车,创造了“三年工期16个月建成”的湖北高速建设新纪录。7月17日,湖北交投集团参与投资建设的全国第四个、亚洲第一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机场正式投用。
  7月8日,该集团成立我省首个智慧交通研究院,与9家科研平台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聘请3位院士为首席科学家,以科技赋能交通。该集团还用改革办法找“资本”,走出省外谋发展。日前,全长35公里的豫南高速产权由河南蓝天集团转让给该集团旗下楚天高速。这是我省高速公路公司首次收购外省高速公路。
  上半年,湖北交投集团完成投资249亿元,同比增长29%。
  从零碳服务区到碳市场,省属国企做足绿色发展文章。
  7月15日,全国碳市场运行一周年系列活动在汉举行。由湖北牵头建立的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简称“中碳登”),高效服务于全国碳市场,登记资产总额超5000亿元,累计完成清算169.81亿元,并助力武昌区获批首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
  眼下,湖北宏泰集团正加快中碳登组建和碳清算所筹建,全力争取碳市场现货及衍生品清算基础平台落户湖北,助推湖北加快打造全国碳金融高地。
  湖北联投集团则深耕武汉都市圈,积极开辟襄阳、宜昌都市圈新阵地,同时放眼长三角、拓展粤港澳,今年上半年新开工项目33个、续建项目108个,累计完成投资196.85亿元。
  长江产业集团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99.46亿元,六大主业板块在建项目23个,正领衔建设江夏实验室,推进数字产业基金、北斗产业基金、车谷汽车产业链基金等20余支重点基金设立工作。
  湖北铁路集团上半年完成铁路项目投资60.49亿元,同比增长170.16%,积极做好铁路建材、大宗货物(磷矿石、矿泉水等)等供应链物流体系建设,鄂中铁路绿色循环产业基地项目5月15日正式投产。
  做好改革下半篇“文章”
  巩固改革成果,如何写好改革的下半篇“文章”?
  “将加大推进力度,加快完成后续改革任务。”省政府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加快推进省属企业内部整合融合,实现资源整合、文化融合、人心聚合,做强做优企业主业,加快从“物理整合”向“化学融合”转变,切实把改革的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胜势。
  突出创新驱动。我省将大力实施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在建设“先行区”中争当“先行者”,推动省属企业国有资本向创新链关键环节、产业链核心节点和价值链高端领域集中,在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制造强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以及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基地中发挥引领作用,在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高效顺畅现代物流体系、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中发挥平台支撑作用。
  如湖北交投集团,将当好交通强国建设主攻手,未来五年新增项目33个,总投资3500亿,打通14条省际断头路,完善“九纵五横四环”高速公路网。长江产业集团力争在年底前完成设立100亿元科创母基金和30亿元科技人才股权激励基金,引进一批龙头企业落地,启动建设一批数字经济产业园区。湖北机场集团将加快全部开通鄂州机场第一批9个国内客运航点及日本大阪、德国法兰克福2个国际货运航点。
  着力锻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提升主业规模的集中度、主业贡献的首位度、主业行业的显示度,培育一批具有主业辨识度、品牌影响力、市场主导权的行业头部企业,加快落地一批重大投资项目,确保主要经营指标高于全省经济增速。
  在激发企业活力和国资监管上,将全面落实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构建差异化薪酬分配体系,激发科技人员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并着力探索具有湖北特色的国资监管模式。

  十、7月21日,“联百校 转千果”科技成果云推介湖北医药学院专场举办。
  7月21日上午,2022 年“联百校 转千果”科技成果云推介湖北医药学院专场线上开播。直播活动聚焦大健康领域,带来湖北医药学院7项创新性强、产业化前景好的成熟性成果,由学校科研处负责人、行业专家和资深技术经纪人组成“成果推介团”线上综合推介,为观众带来一场科技成果盛宴。

  本场活动由湖北省科学技术厅主办,由湖北技术交易所、十堰市科学技术局、湖北医药学院共同承办。
  活动中,“新发与再现感染性疾病快速诊断试剂盒研发与推广”“抗补体先导多肽发现及其应用”“武当旅游食品熟黄精仙人余粮系列”等7项科技成果由各科研团队代表在直播间一一详细路演。其中,陈宗运教授团队带来的“抗补体先导多肽发现及其应用”成果,针对人体补体系统异常导致的疾病,从天然多肽库中,发现了三个新型抗补体天然活性多肽TSM1及其同源物EG2434、EM3696,获得了3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具备广阔市场前景。“成果推介团”之一的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阮澍介绍:“国内多肽制剂新品种领域蕴含较大机会,目前在全球上市的多肽药物分子中有近一半尚未在国内上市,全球销售额排名前十的多肽分子产品在国内的使用率仍比较低,多肽药物在国内市场肿瘤和糖尿病等领域蕴含广阔市场空间,发展潜力巨大。” 张晓燕教授团队带来的“武当旅游食品熟黄精仙人余粮系列”成果,研发了较为先进的熟黄精炮制工艺,以炮制的熟黄精为原料,结合现代食品工艺开发出颇具地方特色的黄精益寿糕、龙衔黄精茶、黄精牛轧糖、熟黄精片、黄精软糖等产品,技术成熟,已实施产业化,具备较好的转化落地基础。
  湖北医药学院科技处郭阳处长作为“成果推介团”成员之一,为学校和成果“代言”。她介绍,近年来,湖北医药学院科研实力快速提升,科技成果产出硕果累累,共承担各级各类纵向项目107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0项,省部级项目110项,获评省级科技奖励40项、市级科技奖励172项,2020年作为牵头单位获得了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学校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坚持走“产学研创融合”的特色发展之路,聚焦生物医药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强化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构建“立足地方、依托行业、协同创新、服务社会”的互利共赢的科研创新体系。与丹江口市、房县、郧西等地方政府,以及三鑫生物、人福药业等4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起政产学研合作关系。
  据悉,下一步,湖北技术交易所将跟进推介成果的转化落地,持续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服务。
  
       十一、7月21日,刘洁张勇强调研金山软件、芯动科技:以更优营商环境和科教人才优势助推企业腾飞。
  7月21日,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洁,东湖高新管委会主任张勇强前往金山软件武汉总部、武汉芯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宣讲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光谷重要讲话精神,上门听取企业意见建议,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光谷人才高地和科技创新等优势,深耕光谷做大做强。

  数字经济是光谷优势产业。调研组一行了解金山办公软件业务、云计算服务、游戏研发等方面经营情况,听取党建推动业务提升进展汇报,仔细询问下一步发展设想,以及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金山集团于2017年在光谷设立金山软件武汉总部,后追加投资拿地建设武汉总部产业园,预计2024年竣工,加快金山各项业务落地发展。5年间三搬新址,员工人数从30人增至近2000人。去年金山软件武汉总部产值近6亿元,通过持续加大研发和人才培养投入,今年上半年已达到去年全年营收水平,实现稳步快速发展。
  “光芯屏端网”是光谷两大主导产业之一。在芯动科技产品展厅,调研组一行与企业核心团队成员深入交流,重点了解企业的研发积累和技术优势,以及应用情况。
  芯动科技扎根光谷研发15年,是中国一站式IP和定制芯片领军企业,多项关键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在国内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计算芯片设计领域持续领先、创造了若干中国“第一”:首个4K级桌面和服务器高性能GPU风华1号,率先突破全球顶尖GDDR6X和HBM3显存关键技术、唯一获得中国IC创新奖的赋能型领军企业等。
  刘洁张勇强点赞两家企业的发展成绩,对企业坚定深耕光谷表示感谢,两家企业均为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的代表性企业,走在各自领域的前列。当前,东湖高新区正奋力当好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科创中心建设的突击队,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汇聚天下英才的高地,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集聚优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企业再次腾飞。
  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冯立参加调研。

  十二、7月22日,以自主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培训班举行第二次专题辅导。
  7月22日,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 推进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专题培训班第二次专题辅导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扩大)学习举行,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作关于经济增长动力转型与创新驱动发展的辅导报告。省委书记王蒙徽主持会议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制造强国高地、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现代农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促进经济转型与创新发展,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

  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孙伟,省委副书记李荣灿,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玲参加集体学习。
  陈清泰在报告中从经济转型与产业发展、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几个政策问题、转变政府职能营造创新驱动发展环境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性变化和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提出了推进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的理念思路、政策举措和意见建议。
  王蒙徽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5次考察湖北,多次就科技创新作出重要指示。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论述上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努力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不断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推动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王蒙徽强调,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趋势性变化,以自主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要从提升国家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以及我省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出发,认真梳理、全力攻克一批重大“卡脖子”问题,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要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推动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创新联盟,健全专业化、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不断推进产品技术换代升级,推动产业链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王蒙徽强调,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努力打造一流创新发展环境。要更好地发挥政策引导和激励作用,促进企业将自身发展与国家战略结合起来,推动技术、管理、经营等各方面创新,加快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要加大制度创新和政策供给力度,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吸引更多创新要素流向湖北。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科技成果评价、科技人才评价等改革试点,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服务、激励等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有利于创新、创造、创业的体制机制。
  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领导班子成员等参加学习。会议以电视电话会形式举行,各市州设分会场。

  十三、7月22日,华创会将于9月15日至17日在汉举行。
  长江日报记者从2022年华创会筹备工作推进会上获悉,本届华创会将于9月15日至17日在汉举行。主题以“万侨同心、筑梦未来”,通过“线上+线下”形式举办开幕式、武汉论坛、第九届“华创杯”创业大赛及湖北与RCEP国家科技创新合作专场、国际青年人才峰会、中国侨商发展围桌论坛等21场专场活动。
  据介绍,今年华创会专场活动有更多创新,创下多个“首次”:将首次举办湖北高校海外校友会联盟科技论坛,在专场上开展湖北创新科技园区推介、海外高科技人才交流等活动,并通过湖北高校海外校友会推荐海外优质科技项目参加“华创杯”创业大赛;将首次举办湖北海外商协会联盟专场,以推进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交流、项目合作为重点,在专场开展主题演讲、项目路演、商务洽谈等活动,同时举办湖北海外商协会联盟成立仪式。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青年人才峰会专场将邀请海内外院士、知名专家、教授及世界500强企业优秀青年企业家等参会。此外,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制造专场也将邀请海内外路演项目及世界500强企业、本地优秀企业代表参会。
  本届华创会上,还将举办“长江边的非遗故事”现场文化宣传展;举办法国、德国、加拿大、匈牙利、日本等5场海外专场。
  华创会自2001年创办以来,坚持以会搭台、以侨为桥,共签约引进项目2600多个、总金额5600多亿元,构建起包括华创会、“华创杯”大赛、华创基地等一整套“华创”品牌体系,有力促进了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了中国同世界的交流